close

  路遠且險,去一趟光路上就得用十多個小時,這是在雲南採訪人口較少民族的常態。其實看看地圖就會發現,獨龍、德昂、阿昌、基諾、普米、布朗、景頗這些人口較少民族多半居住在邊境地區。當地群眾那種對黨和政府由衷的感激之情,那種發展後的自豪感,發自肺腑,也感人肺腑。要讓民族地區加快發展,讓少數民族群眾跟上雲南全省的小康步伐,今後,必須繼續凝聚各方力量,著力解決以下三道難題。
  首先,要加快突破基礎設施瓶頸。交通閉塞偏遠,讓不少人口較少民族和特困地區長期發展緩慢,缺水缺電不通路,導致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水平難見起色。獨龍族聚居的獨龍江峽谷每年有五六個月時間大雪封山,與外界基本斷絕聯繫。沒有各級黨和政府的投入幫扶,單靠獨龍族群眾的發展積累,獨龍族群眾很難擺脫貧困。今年4月,記者得知獨龍江高黎貢山峽谷打通,竟有想哭的衝動。因為去過,知道這條隧道對那裡的人們意味著什麼。
  其次,引導少數民族群眾轉變觀念,集中心思謀發展。最近,記者到雲南省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親身體驗了拉祜族支系苦聰人的生活。原來的苦聰人,過著游耕的日子。傳統上,苦聰人慶祝“密珂節”的方式不是載歌載舞、好吃好喝,而是遵循一系列宗教禁忌:不准戴草帽、不准將綠色植物帶入家中,唯一算作獎勵的是可以休息,不做農活。一位當地老者給了記者答案:過去飯都未必有的吃,哪來心思慶祝節日。現在,苦聰人已經搬入政府集中建設的新村,不少人家裡種起了橡膠樹。孩子也有學可上了,青壯年只要願意也可以免費參加政府組織的勞動技能培訓。腦子裡有想法、手上有技術,讓苦聰人有了可持續發展的資本。
  其三,在加快發展經濟與更好地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管是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老達保村勸導女兒放棄外出打工的拉祜族老人李石開,還是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鄉回鄉開設民族客棧的怒族小伙阿文,都已經逐漸意識到民族文化不僅意味著民族傳統的傳承,也能夠在現代社會中體現獨特的價值。政府幫助建設基礎設施,發展教育,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素質,加上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日子就一定會好起來。
  楊文明  (原標題:記者手記:民族工作要解“三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b20fbmh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