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席鋒宇文/圖
  詢問,再追問。回答,再補充。
  8月30日下午3時,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聯組會議準時召開。結合國務院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詢問。沒有客套話,14位國務院部委主要負責人認真回答了8位委員及人大代表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確定的重要任務,這項改革對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註。為了推動這項工作,督促和支持政府依法推進改革,加快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監督工作計劃安排聽取審議國務院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情況的報告,併進行專題詢問。在此前分組審議報告時,已有49位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了意見建議。
  雖然專題詢問規定限時問答,但是也規定了“答不清可追問”。幾乎每個委員都有問題被追問,部委的負責人也是積極回答,覺得沒說清的,另外一個部委的負責人趕緊補充。按照法律規定,專題詢問結束後,國務院將對審議意見提出改進措施,併在6個月內,向常委會提出關於研究處理審議意見情況的書面報告。
  焦點:改變輕質量和各自為戰現象
  對策:健全常態化的監督檢查機制
  “請問,下一步國務院將如何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重數量、輕質量和各個部門各自為戰的現象發生,進一步提高簡政放權的質量和實效,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
  首先發問的是呂薇委員,國務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辦公室負責人何建中“接招”。
  何建中說,圍繞減數量還要重質量這個難點問題,他們做了多方工作。用8個多月的時間,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了梳理核實,鎖定了1235項底數,確保其準確性和真實性。然後又篩選出各方面比較關註的700多項後轉給涉及的52個部門進行研究,努力提高含金量。“如,在第六批中取消下放的53項事項中,50%都是這700項中的。8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剛剛通過的87項中,700項中間的達到了70項目,占了80%。”何建中舉例說明。
  何建中也坦言,從目前情況看,確實還有一些真金白銀的事項,政府部門還在審批,社會各方面還覺得不夠“解渴”。下一步將建立健全常態化的監督檢查機制,進一步加大督察力度;進一步通暢社會各個方面參與的渠道,堅持開門搞改革;不斷完善綜合考核評價機制。
  焦點:發展小銀行和管好民間信貸
  對策:逐步鋪開民營商業銀行試點
  “不借是等死,借了是找死。”
  辜勝阻委員提及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時說了這樣一句話。面對企業融資的困難,他問:“能否在小銀行嚴重短缺而體制外民間借貸瘋狂成長的客觀存在下,多發展一些小銀行,收編灰色地帶、野蠻發展的民間信貸?”
  “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此前銀監會也做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回答說。針對調研後發現的問題,他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搭建信息平臺,努力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修改相應的貸款管理辦法解決搭橋倒貸的問題等。
  關於建立民營銀行問題,尚福林說,銀監會是按照商業銀行法和銀行監管法的授權,對銀行業的金融機構準入實施統一管理,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沒有法律障礙。目前民營資本占比超過50%的中小商業銀行共有100餘家,占中小商業銀行總量約65%,部分銀行已百分之百由民營資本持股。
  尚福林透露,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試辦純民營的商業銀行已經批設試點五家,根據籌備的情況已經批了三家籌備。下一步正準備第二批試點,主要是希望向中西部傾斜。要堅持民營銀行在整個的服務過程中為區域、為社區服務。
  尚福林介紹,之所以採取“先行試點、逐步擴大”的方式設立民營銀行,主要是因為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一旦經營失敗,可能影響到千家萬戶存款人的利益,同時銀行發生風險後,會出現連鎖性的反映。“下一步試點肯定要推開。在適當降低門檻、放寬準入的前提下,要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不僅要促成這些民營銀行能夠設立,還要促進其長期、穩健地發展。”尚福林說。
  焦點:堅持於法有據下放審批事項
  對策:嚴格遵循法律的規定和程序
  提前做了“功課”的姒健敏委員說,到現在為止,下放的632項行政審批中,38項還需要法律支持,法律不修改之前沒有辦法改,下放的權力不能用。他想知道,按照先易後難、先立後破、於法有據的原則,審批制度改革有三塊,在632項行政審批項目中,這三類的下放比例是多少?今後下放的時候,怎麼提高質量、提高執行力?
  “委員提的問題確實很好,改革就是要於法有據。”何建中詳細回答了這個問題。他介紹,法無授權的,主要是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632項行政審批項目中,非行政許可的有157項已經取消下放。到明年5月份,所有的非行政許可全部取消。在推進行政審批的過程中,十分註重嚴格遵循法律的規定和程序。“剛纔委員說的統計比較準,在前六批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中,需要修法的有38項,按程序都提交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現在有24項已經完成了修訂,國務院向社會作出了公佈,其他還沒有修訂的事項,現在仍然沒有公佈。”何建中說,截至目前,已經取消下放632項行政審批事項,在研究和推動取消下放的過程中,既有部門自身提出來的,也有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各方面提出的意見轉由部門研究、採納後,進行取消下放的。
  何建中在回答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落地執行的情況時說,7月份國務院專門組織了監督檢查。從監督檢查反饋的情況看,除了少數事項在有些省沒做以外,基本上銜接了、落實了。省一級相對來講,銜接實施比較順利,但是在地市一級、市縣一級,確實有些沒有完全落地,目前正在推動。
  焦點:處理法外行政許可審批項目
  對策:集中清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任茂東委員註意到,自2004年6月以來,在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之外,國務院以決定的方式設定了大約500多種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到今年3月份仍然有240多項在繼續實施。“對於國務院以決定方式設定的並且已經長期實施的大量法外行政許可等審批項目,國務院將採取何種有效措施依法儘快處理,以維護國家法律的權威?”任茂東問。
  “2004年6月以發佈國務院決定的方式,也就是412號令設定的500項許可項目,都是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在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範圍之內的。所以,我認為還不能說是非法的。”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夏勇的回答開宗明義。
  夏勇說,之所以當時採取決定的形式來設定這500項許可項目,主要是因為這些項目有的屬於臨時性的緊急管理措施,來不及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規;有的管理事項比較敏感,涉及到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當時制定法律法規的條件還不夠成熟;有的屬於國務院部署的某些重要領域的改革措施,正在局部地區做試點、試驗,當時也不具備制定為法律法規的條件。
  隨著時間的推進,現在這500項中已經有110多項已經通過制定或者修改法律、行政法規來設定。對於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符合政府職能轉變要求的,國務院已經予以取消。目前已經取消的有190多項,保留的還有190多項。下一步會把改革的攻堅克難與法律法規立改廢結合起來。要把412號令涉及許可項目的清理作為一個重點,集中來清理。該立法的及時立法,該取消的及時取消,同時,按照放管結合的要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焦點:社會組織無法承接政府職能
  對策:政策監督和自律一個不能少
  馮長根委員說,一部分學會、協會承接了政府給予的某些職能,但是實際上接受這方面的工作能力上是非常薄弱的。如何進一步提升社會組織這方面的能力?
  回答問題的民政部部長李立國首先闡明瞭哪些政府職能可以轉移給社會組織承擔。從性質上看,這些事項和職能從政府管理範疇轉變為社會治理範疇。從範圍上看,主要是行業協會、商會能夠自律管理,適合由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從承接主體上看,政府部門將轉移事項和職能交給哪些行業協會、商會或社會組織來承擔,不是行政指派,而是通過一業多會、適度競爭來選擇。
  李立國說,目前,我國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有56萬多個,其中行業協會、商會有7萬多個,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商會有700多個,行業協會、商會存在形態和發揮作用的狀況有三種情形,第一,上個世紀末,國家和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由一些政府、行業管理部門轉為行業協會、商會,當時就明確承接了一些行政委托的職能。第二,近年來新成立和發展起來的,但與行政機關有密切聯繫,包括由一些退下來的領導幹部牽頭髮起的行業協會、學會。第三,就是地方各類企業和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企業,自發組成的一些行業協會、商會,在政府行業政策和行業管理範圍中,自主開展活動。
  李立國說,在提高包括行業協會、商會和科技類社會組織的能力上,下一步完善社會組織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政府購買社會力量包括社會組織服務的政策,制定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加強對社會組織的指導和監督,增強誠信自律建設。發展內部民主機制和內部監督機制。通過年度檢查、定期評估和行業指導、監管提高社會組織能力。
  焦點:手拿職業資格證找不到工作
  對策:明年基本取消資格許可事項
  讓李連寧委員困擾的是職業資格許可的問題。他說,一個行業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職業資格,不僅有國家的職業資質認定,還有地方自設的職業資質。職業資格過多的同時,有關方面也藉機斂財,通過辦班、教材、考試來收取高額的培訓費、教材費、考試費。可是青年人手拿著一大把證,就是找不到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說,減少職業資格的許可和認定,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一項重要任務。他透露,清理工作一直在進行,2015年基本完成取消資格許可事項的工作。目前考試太多、證書太濫的問題依然突出。職業資格的設置管理在立法上滯後,統一規劃不夠。職業資格取消後善後處理工作非常複雜,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不能夠簡單地一減了之,需要有相應的銜接政策和善後措施。
  王曉初透露,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職業資格清理的力度,加強監管,到2015年基本完成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的工作。同時,結合修訂職業大典,進一步推進行業協會、學會開展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的具體認定標準。完善各類人才的職業標準,健全完善統一的國家職業資格制度體系。“我們已經向國務院法制辦申報制定出台職業資格設置管理條例,爭取實現職業資格的設置能夠依法規範地管理。”王曉初說。
  (原標題:改革行政審批制度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b20fbmh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